移动互联网时代,要怎样才能颠覆巨头们

2018-04-17 13:36:27
移动互联网时代
        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真正的到来了,因为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普及化了,所以移动红利实际上已经开始消失了。在早期随便什么东西出来,包括app包括公众账号,都可以获得很多的下载或者粉丝,而到了今天,几个很火爆的app我都懒得下一下,至于公众账号更是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退订或者压根不看了,这就是红利的结束。愤怒的小鸟和切水果这样的游戏放到今天,根本就不可能火起来。
       既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,那么和互联网时代就可能发生很多的不同,有一些方向是可能产生行业颠覆的,这些问题巨头也没有什么办法,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,用金钱优势来扼杀各种未来,这说明两个问题,第一你可以做,第二做的好最差也是被收购。然后我们来看看可能引起颠覆的几个变化。
      免费模式是互联网的逻辑,互联网的逻辑非常简单,大量的免费用户,然后转化一小部分付费用户,从而实现商业模式。为了大量的免费用户基础,免费几乎是必须的,收费是会死的很难看的。就算你的模式不收用户钱,也一定会导入其他如电商平台游戏等地方收钱,所以这基本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商业逻辑。这个逻辑带来的就是最赚钱的一定是入口,百度是搜索入口,淘宝其实也是靠站内搜索广告,腾讯虽然不做入口,但是有社交粘度,一样会转化收费用户和游戏用户,也有人称之为社交入口。
       如果说免费模式,有什么文化支撑的话,就是屌丝文化。这也是为什么欧美收费模式到中国死的很难看的原因,社会发展程度不同。但是到了今天,屌丝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,当年的屌丝已经长大了,不再以屌丝为荣了,甚至很羞耻,他们成为了白领这样的中坚,而他们的孩子则也一样不再认为自己是屌丝,甚至最喜欢的是“和土豪做朋友”。现在还自称屌丝的,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尾巴了,搞不好是被淘汰的一批人。
       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入口,没有任何人能掌握入口,就是微信也不能。全世界第一大游戏公司腾讯,在IOS榜上常年霸占前几名的腾讯,最近被《刀塔传奇》抢了很多天的第一。而《刀塔传奇》是靠360等多个渠道推出来的,在一个最不可能颠覆的领域发生了颠覆。值得一提的是,腾讯的微信也是号称拿到第一张移动船票的人,依旧无法在自己最最强势的世界第一的领域做到绝对的垄断。那么其他领域也就不用说了。
       这个垄断的打破靠的是什么?付费用户,而且还是高付费用户。网游玩家占全部玩家的比例不超过5%,却贡献了这个领域80%的收入。腾讯的手游赚大钱的都是休闲游戏,依靠腾讯强大无比的活跃用户,数量多,少付费来获得高额收入。而网游则用户没有那么多,付费却更高,谁掌握了这批高付费用户,谁就掌握了手游的收入大头。可以不客气的说,腾讯教育了非游戏玩家玩手游,一般手游用户付费,然后这些付费用户的一部分会转变为重度手游的高付费用户。淘宝培养了用户的电商习惯让京东受益,而腾讯培养的游戏用户让手游行业受益。
       这个案例略微垂直,告诉大家的实际上是,在手机端出现了大量的有价值的高付费用户,你可以不必理会大量不付费用户的感受,只要抓住这批人,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。这种事情在PC时代鲜有发生,除了史玉柱的《巨人》,在页游时代发生几率就高了很多,在移动时代,几乎每个高收入游戏都在上演。而最近包括联想佳沃、中粮我买网、本来生活做的高端农产品也开始风生水起,也说明了这些高端用户的价值开始被发现。
       之前阿里提出小而美概念的时候,我还是不屑一顾的,觉得从产业角度思考,这种C2B定制几乎是违背商业规律的。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,我认为这个概念是对的,只是依旧不太可能在淘宝平台实现罢了。因为PC端的流量还是太贵了,小而美就累死了,但是在移动端,这个逻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        这个就要扯到微信朋友圈了,这个是我最知名的领域。不掺水分的说,经过一年的发展,我的会员中流水过百万的已经有20人左右(可能不稳定在上下摇摆),10万以上的数十人也可能过百了,换句话说,我可能是目前微营销最大的渠道,月流水可以在三千万以上,影响人群保守估计应该数百万。这种几乎完全没有运营成本的销售模式,可以真正的实现小而美,实现月百万流水,有的只要三人团队,努力的自己一个人加一部手机就可以了。这是真正的小而美。从文化角度来看,冯小刚的《私人定制》算是揭开了这个领域的起点。
        有一个做培训的人找我,说是中国第一批搞培训的,最多可以做到四千家企业同时培训的大课,辉煌过一阵。这么多年培训过的企业不计其数,我说,这个思路到了今天可能就要变化了,之前的那种强硬的推广可能会不成立了,必须要做小而美。什么叫小而美,这可以说一下KK的一千粉丝理论进行延展。一千粉丝理论告诉我们,有一千个铁杆粉丝愿意把一天的收入给你,就可以养活一个自媒体。如果上升到企业呢,如果有一千个企业认同你的价值,每个月给你一些服务费,一样可以活的非常滋润。这里我们就要摒弃过去的吹牛逼,打电话,引流量,然后培训,然后流失的玩法。就要用小而美的规范服务,去服务他们,一家一个月给你一万,那么就是一千万,一年就是1.2个亿。只要流失率比较低,以后就能越积累越多,越做越大。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过去的那种忽悠和包装,而是实际的稳定的可以考核的互联网服务,完成企业的互联网转型。这就是小而美。
        有人写文章说,如何赢得你的前一百万用户,而我要告诉你的是,最重要的是如何赢得你的一千个铁杆粉丝。而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则是,一旦这个团体建立,他们互相帮助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,你付出的精力会越来越少,而团体的价值会越来越高,唯一难办的是,你要有足够的水平和智力驾驭。因为碎片化,移动端不如PC端好忽悠的。因为很难导入大量用户,而且用户通过看你之前的言行举止,完全可以看出你是什么样和什么水平的人。
        之前的产品都是没有情感的,营销几乎都是传播式的广告营销。从移动互联网时代,也就是社交时代,营销开始有情感了,这也是所谓的粉丝营销。现在如果不做粉丝营销只做广告,在手机领域已经是一个异类了,而手机则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入口,这个领域开始的变化,值得我们关注。
        在工业化时代,产品就是产品,广告就是广告,是没有情感的。而随着传播渠道的碎片化,央视的影响力也大大下降,就像淘宝这样的电商一样,之前的重点是引流,现在的重点虽然还是引流,但是老客户维护也开始越来越重要了。而对于B2C来说,新客户几乎都是赔钱的,一定要靠新客户之后的消费,才能找回拉新成本。在之前的重点在于价格吸引,而目前低价吸引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,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高。这也是为什么京东崛起而淘宝下滑的原因。因为服务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,而更好的体验则会建立情感,情感会减少流失,增加信任。之前产品质量不好用户很愤怒,现在产品质量不好,我们看到有些手机返修多次之后,粉丝依旧会乐此不疲的购买然后推荐全家购买。这些都是情感营销的重要性。
        这里很多人都有误区,情感有几个特征,第一个性化不可复制,你不可能对不同的人有同样的情感。第二情感是需要慢慢建立的,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。第三情感维护是要用心的,不然很容易粉转黑。所以急功近利做粉丝是肯定做不成的,而对于营销来说,做好产品就是对粉丝最大的负责,也是最大的贡献,所以慢慢做产品的,往往会拥有更多真实的粉丝。粉丝愿意多花钱去购买他们认为有诚意的产品,而需要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用低价去做噱头,那样收获的不会是真心的粉丝,而只是贪便宜者。
        汉堡王曾经做了一个粉丝试验,凡是取消关注汉堡王的粉丝,将会获得一个麦当劳的汉堡,他们的粉丝从38000人减少到了8000人。而收获则是,互动率提升了五倍之多,剩下的全都是忠诚的粉丝。你要做的就是维护好这8000人,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粉丝,不管你给不给他们好处,他们都会帮助你宣传和带来更多的新用户。是的,新时代,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到这八千人,甚至一千人,那怕一百人!
         如果总结成一段话来说,在互联网时代,是量的时代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是效率的时代。因为整个世界碎片化了,用户碎片化了,行业碎片化了,时间碎片化了,渠道碎片化了,没有入口之后,必须珍惜你能留存的任何一个用户。当然,我不怀疑巨头通过收购,可以继续收购这些用户,但我也相信,不断的碎片化崛起,会让巨头逐渐丧失收购的能力,因为最终会变的太多了,太碎了。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碎片化客户,甚至一个主妇,都有可能有十个人从她这里长期购买最新鲜的烘培面包。
 
  
 
  


COPYRIGHT 2020 枣庄市美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:鲁ICP备15017533号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6133